返回
冬奥助力 科医赋能
奖牌背后值得骄傲的“成体”力量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复合型科医保障团队的专家们在国家速滑馆合影。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复合型科医保障团队的专家在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合影。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已落幕,但在千里之外的成都,有一个冬奥护航团队的工作并没有停下,他们就是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复合型科医保障团队。
  这支团队由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郑怀贤骨伤研究所等部门的数十位专家组成。最近,他们正在总结冬奥科医工作,汲取宝贵的经验,用于全民健身服务。
  本届北京冬奥会,该团队共派驻10位专家、队医,服务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冰壶、男子冰球、女子冰球等队伍,共助力队伍获得3金1银1铜。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向成都体育学院发来感谢信,感谢成都体育学院助力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北京冬奥会摘金夺银创造历史最好成绩,为实现“全项目参赛”“参赛出彩”提供了有力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多年来,成都体育学院一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发挥运动医学的学科专业优势,服务奥运争光计划作为建设重点,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彰显了高等院校助力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担当作为。
□芸涵 (图片由成都体育学院提供)

刷新纪录
助力中国冬奥健儿突破与超越

  成都体育学院作为国内唯一具有中医学学士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体育院校,90%以上的毕业生投身到运动与健康服务领域,培养出中国奥运代表团医务总监、国家级名老中医、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等优秀人才,在近几届冬奥会中积极贡献力量。
  本届冬奥会,成都体育学院副校长、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何本祥教授,该校罗安民副教授作为运动医学专家,与一直驻队服务的吴宇栋、冯正凯、陈浩蒙、张康等医生入选为保障营成员,为运动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和指导。戴玮、田野、孙海伦、王韩4位医生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作为队医分别随短道速滑队、速度滑冰队、冰壶队、男子冰球队奋战冬奥。杨敏、黄思澈分别作为冬残奥单板滑雪队、高山滑雪队队医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与冬残奥健儿一同征战。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复合型科医保障团队从助力索契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获2金3银1铜,相关科研成果获国家体育总局“第22届冬奥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奖”,到助力平昌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唯一一枚金牌的取得,再到本届北京冬奥会上助力3金1银1铜的取得,实现整体参与人数、保障队伍数、助力金牌及奖牌数的多重突破。
  在北京冬奥会整个备战周期,成都体育学院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先后派出队医50余人次,专家巡诊(包括线上远程会诊)等60余次,为短道速滑、雪车、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冬残奥单板滑雪、高山滑雪、轮椅冰壶等10余支队伍提供科医保障服务,同时也有12名运动员前来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员康疗服务中心治疗。团队成果《郑氏中医运动医学在竞技体育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获得201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举办的冰雪项目2020—2021赛季表彰大会上,该校被授予“科医服务先进集体”称号,驻队队医孙海伦、戴玮、冯正凯、张亮等在2019—2020和2020—2021两个赛季分获“科医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科医赋能
“成体”模式提升竞技表现能力

  北京冬残奥会期间,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复合型科医保障团队的两名医生黄思澈、杨敏进入冬残奥村,分别为中国冬残奥高山滑雪队和中国冬残奥单板滑雪队提供医疗保障,他们也是整个冬残奥会队医队伍里仅有的两名川派中医。而成都体育学院的冷雯雯、王玉珏作为志愿者,也服务于冬残奥高山滑雪队。
  作为“驻队医生”,黄思澈、杨敏身后有一个强大的“智囊团”作为远程支撑。“智囊团”由何本祥、叶锐彬、胡毓诗等近20位专家组成,囊括了运动医学、中医骨伤科学、运动医学监督、运动营养、康复医学、生物力学等多学科。
  自奥运备战以来,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复合型科医保障团队根据不同项目特点制定专门的服务保障方案,组建伤病、营养、心理等6个学科组,通过“线上+线下”“远程+驻队”“定期+不定期”巡诊的方式,构建了伤病、康复、体能、心理、营养、睡眠、医务监督、训练等多学科协同,覆盖竞技体育全周期的“医体融合、体科互参、防治康训一体化”的竞技保障模式。
  自2013年6月起,团队首次以科技课题项目的形式,为国家短道速滑等运动队开展医疗保障服务。截至目前,共承担30余项冬奥医疗康复保障项目。
  团队对标体育强国建设中关于竞技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的战略需求,依托国家体育总局系列科技助力奥运课题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课题等研究平台,紧紧抓住“运动伤病可制约竞技体育发展—运动表现是取得金牌的关键—多学科协同科医攻关模式是重要保障”三个层面的问题进行科研攻关。
  “医体融合”是促进运动表现能力提升的关键。团队针对中国队竞速类与对抗类10个冬季项目,从技战术监控、智慧冰场、伤病预警、心理调控、文化建设、膳食营养、冬季项目保健食品等多方面,创新研发了8种运动性疲劳防治关键技术、13种运动性损伤防治热身及防护技术、10种康复理疗技术、10种运动康复技术和7种功能评估技术,为112名运动员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这些成果被应用于北京冬奥会运动员的伤病防治康复中,实现伤病发生率下降20%以上、重返赛场比例提升40%以上。

传承创新
代表川派中医彰显“硬实力”

  在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多名专家看来,竞技体育不仅是运动员之间的较量,也是科技、医疗保障等综合实力的比拼。通过不断传承创新,传统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像中医体质辨识、中西医综合干预等得到不少运动员的认可。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的创始人郑怀贤既是骨伤科专家,又是武术家,他归纳出13种伤科推拿基本手法、12种经穴按摩手法,总结了55个郑氏伤科经验穴位,首创运动按摩。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复合型科医保障团队用郑怀贤创编的独特推拿手法对运动员们进行伤病预防、治疗和疲劳恢复以及机能促进,让运动员们轻松上阵。
  2018年平昌冬奥会期间,何本祥教授就用郑氏伤科推拿手法为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进行治疗,助力武大靖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一枚宝贵的金牌。
  团队的独特疗法也吸引其他国家的专家学习。本次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速度滑冰队加拿大康复专家慕名前来学习。索契冬奥会期间,一些国家的康复专家还向罗安民副教授请教针灸技术。
  随着队员们取得一项项成绩,奥运赛场背后的“川派中医”,也借助先进技术努力创新。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复合型科医保障团队一边通过红外热成像等技术,监测运动员的身体参数,综合分析运动员机能状态,分析潜在受伤风险,根据数据建立运动伤病模型;另一边运用中医运动医学特色优势,为运动员们进行推拿、针灸、正骨治疗后,再借助红外热成像等技术去观察治疗效果。此外,他们还运用动态牵拉、呼吸训练、加压训练等疗法,治疗冬奥运动员们的运动疲劳等情况。
  冬奥会备战期间,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还为所保障的队伍送去中医四诊仪等设备,只需通过电脑测量脉搏,并采集舌图、舌下脉络图、面图开展综合分析,便可为运动员进行体质辨识,提供健康管理方案,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足浴指导、中医理疗、节气指导等。正如何本祥教授所言,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控制好运动伤病,让运动员没有后顾之忧,帮助运动员的体能、机能、心理都调整到最佳状态,在赛场上发挥出色。